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通常在每年公历2月3 - 5日交节,此时斗柄指向东北,太阳到达黄经315°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中国自古就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打春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群芳谱》中记载:“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这天,人们会吃春饼、春卷,谓之“咬春”,意在咬住春天,迎接新一年的蓬勃生机 。
在民间,立春的仪式感满满当当。清晨,当第一缕曙光洒向大地,迎春队伍便热热闹闹地出发了。人们身着鲜艳服饰,敲锣打鼓,舞着色彩斑斓的狮子、巨龙,浩浩荡荡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那激昂的鼓点,如同大地的心跳,催促着春天的脚步加快迈进。打春牛更是别具一格,身强力壮的耕牛被装饰一新,人们手持彩鞭,轻轻抽打,寓意唤醒沉睡的耕牛,开启一年辛勤的农事劳作。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头戴自制的春鸡头饰,蹦蹦跳跳,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活泼气息。而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嫩绿的春韭、爽脆的萝卜,还有薄如蝉翼的春饼,一家人围坐,品尝着“咬春”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满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人日立春
春度春归无限春
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
颜与梅花俱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