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妙招
春季气候多变,温差较大,为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几种春季常见的传染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疾病,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0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传染性很强。为了预防流感,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并注意个人卫生。
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乏力、失去嗅觉或味觉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尤其在密闭空间内。
03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通常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患病。
04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春季常见。水痘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全身皮疹、水泡等。水痘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接种水痘疫苗对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05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成人和儿童都容易感染,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积极治疗,病例应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食物(水)等都可导致感染。
06 预防措施
1健康监测
每日观察自身的健康状态,留心是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是否出现手足口部位疱疹等症状,若出现类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向老师请假报备,不要带病入校。
2勤洗手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咳嗽打喷嚏后等情况下,要及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戴口罩
在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流行季节,在咳嗽或感冒时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给他人。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4饮食安全
“喝开水,吃熟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讲究荤素搭配,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少吃零食,不吃寒凉食物,不喝生水。
5开窗通风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6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的措施;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有利于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而水痘疫苗也是预防水痘的有效办法;接种麻腮风疫苗则有助于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疾病!请各位家长根据相关接种要求,带幼儿按时完成疫苗接种,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7出游安全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外出游玩时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恶劣天气避免出行,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伤害。有过敏史的人,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游玩时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