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记录非遗传承,传播文化薪火”——传媒学院课外实践之莱西木偶戏纪录片拍摄活动

“记录非遗传承,传播文化薪火”——传媒学院课外实践之莱西木偶戏纪录片拍摄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创新融合,传媒学院师生前往莱西市开展为期一天的课外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记录非遗传承,传播文化薪火"为主题,通过纪录片创作的形式,深度挖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西木偶戏的独特魅力,并对其代表性传承人姜玉涛老师进行专题拍摄。

1

姜玉涛老师正在制作木偶服饰



本次课外实践是传媒学院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出发前,师生们做了充分准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看相关影像作品,系统了解莱西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完成了前期调研、拍摄方案制定、采访提纲撰写等工作。

2

姜玉涛老师介绍莱西木偶



在莱西大汉偶歌木偶艺术工作室,姜老师首先为师生们展示了珍贵的传统木偶藏品,详细讲解了莱西木偶的制作工艺。从选材、雕刻到上色、服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学生们用专业设备全程记录,并针对木偶的机关设计、表演技法等专业问题与姜老师深入交流。

3

学生拍摄木偶制作过程



在专题采访环节,姜玉涛老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木偶戏结缘的故事。作为莱西木偶戏传人,他从小耳濡目染,师从多位老艺人,系统掌握了木偶制作和表演技艺。在采访中,姜老师特别提到:"传统艺术要活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近年来,他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剧目,并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古老艺术。

4

学生采访姜玉涛老师



为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木偶戏的魅力,姜老师还现场表演了经典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只见他手指翻飞,木偶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也尝试操作木偶,亲身体验这项传统艺术的精妙之处。

5

学生拍摄木偶表演



参与拍摄的学生杜陈睿感慨道:"这次拍摄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传媒人,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承担起记录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未来,传媒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素质融媒体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