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校园人员密集,流感、诺如病毒感染、肺结核等传染病易高发。为保障健康,特制定本指南。
重点防范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典型症状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常伴咳嗽、咽痛、流涕,与普通感冒相比症状更重、病程更长。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起病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伴有低热,儿童和青少年更易感染,病程通常1-3天。
3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症状为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伴低热(午后明显)、盗汗、消瘦、乏力。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症状为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伴低热(午后明显)、盗汗、消瘦、乏力。
健康管理
抵抗力
1. 需要增强个人抵抗力,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避免过累饮食
2. 合理饮食,每天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多饮水运动
3. 适度运动,可以采取每天跳绳或30分钟慢跑
健康监测
4. 做好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不适,如长时间发热,腹泻等症状
加强运动 合理饮食
预防手段
● 采取接种疫苗手段,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对于体质弱的学生有较强防护作用。
● 心理健康,秋季传染病以及冷空气催发焦虑情绪,需学会调整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的对抗疾病。
● 常通风,保持居室窗户常开,增加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双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和鼻子。
● 注意饮食,规律作息,要常饮温水,避免食用寒性食物;注重营养平衡,选择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
● 增加户外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强化身体,提升免疫能力。
●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麻疹、手足口病和流感等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传染病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从个人做起,从细节做起。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本指南要求,提高防疫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平安健康地度过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