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刻,终结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各族人民的长期奴役,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自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节的设立源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天,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国家建设的新篇章。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庆节的意义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国旗的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1949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为新中国象征,设计者为曾联松先生。旗面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象征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五颗星以独特排列彰显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一角指向大星中心,寓意人民紧密围绕党的周围。
一抹绚烂的中华红,承载着滚烫的爱国热情。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民众的安居乐业,同庆祖国华诞76周年,风雨兼程,与时代同步共鸣,共绘时代新篇。